世界客家总会

客家美食

客家米茶

客家米茶
周继章/文
 
客家米茶在中国博大精深的茶艺中也是一枝独秀的奇葩。早在三国魏张揖《广雅》中已有“米茶”的记载,时人已惯于用葱、姜、桔皮等作飧料。它源于中原、盛于长江中下游,至今仍流传于闽、粤、赣等客家地区,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改进和丰富,成了一道人见人爱的客家美食。
 
具有悠久历史的米茶,顾名思义,既有大米,又有茶叶。制作简单易行,在客家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米茶。即用机器或石臼将大米磨成米粉,把米粉加入适量的冷水先在碗头中搅均溶解,然后倒入煮沸的开水锅中,慢慢熬成稀糊状,再掺入己炒熟的配料即成米茶。不过,大米在磨成米粉之前,应掺入茶叶、生姜丝同大米在锅中炒熟(不能炒焦),这样磨成后的米粉煮成的米茶呈黄褐色,颜色可人又助消化。米茶的佐料较为讲究。精、粗皆由主人的经济状况和不同季节的时令菜而定。一般来说,一年四季常有的佐料如:又鲜又瘦的猪肉丁、黑白相间的香菇丁、黄灿灿的煎豆腐丁、又嫩又黄的豆芽(切碎)等是必备之料。若春夏季节可加上豆荚、春笋或笋干(切丁),再加韭菜为香料。秋冬季节加冬笋、大蒜等香料。这些佐料炒熟,调好味即泡在米茶中,客人随到随吃。煮好的米茶色香味俱佳,其色五彩缤纷,其香直透肺腑,其味香甜可口。
 
食米茶有一种很热闹的氛围,它是一道亮丽的客家风情画。食米茶前主人便会预请亲朋好友、同事领导、左邻右舍。当米茶飘香时便有三五成群的客人到主人家,被邀请的,甚至没被邀请的只要你与主人熟悉都可参与,往往见者有份,越食人越多,食米茶的人越多越发。食米茶时不必等人,煮好就吃,随到随吃。往往是先到的客人坐在凳子上围着桌子食,后到者没有座位就站着食。那些穿红着绿的女客在饭桌边团团围坐,一边食米茶,一边拉家常。那身旁热情好客、笑容可掬的主人,温馨亲切;那碗中热气腾腾、香气扑鼻的米茶,香郁可口;那桌上琳琅满目、异彩纷呈的小菜,开胃爽口。主人一边不间断地依次添茶,一边频频举箸“食啊,食啊。”语甜甜,情切切,意绵绵。大家吃得舒心,笑得开心,满屋洋溢着欢乐的气氛。一席米茶宴把人们的心扉都打开了,把人们的情感都沟通了。一切都显得那么流畅自然,真挚实在,毫无矫揉造作之态。
 
 米茶解渴充饥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经济实惠,是老少咸宜的客家美食。它不仅是一种美食,更是一种民俗。平时煮米茶、食米茶大都与喜事有关。在上杭的城乡就有名目繁多的米茶,如:满月茶、过周茶、做寿茶、入学茶、高考上榜茶、病愈茶、三朝茶、邻舍茶等等。我想煮米茶、食米茶有喜庆、自谦、祝愿、联谊民俗文化内涵。同时还蕴含着勤劳节俭、互助友好的客家精神。这也是一种独特的食米茶的文化效应。
(364215)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横岗小学 周继章
 

  • 客家星云

  • 客家女——阿基诺夫人
    一名不顾政治险恶的家庭主妇,成为凝聚在野阵营的核... 查看详细>>

友情链接

客家风情网 禾盛行营销顾问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回到顶部